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21-06-30

发稿: 朱琳

审稿: 施春卉

来源: 第三党支部

家风清则国家兴

——2021年中心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之读书心得体会

字体 :
分享到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大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是什么,家是亲情的依归,是身心的港湾。和睦的家庭有助于民族强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贵睦。家和万事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在传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一家人能朝夕相处、相亲相爱、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最大的幸福。家庭和睦,则是家庭幸福的基石。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提速,男女平分秋色,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各自努力在职场打拼,从而忽视了家庭建设,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由此引发了家教、家风等诸多的家庭生活问题,给社会和谐带来了影响,因此我们重视家庭建设,从注重家教、家风着手。

  我们代代相传、自幼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都是严格家教的正面典型。在《清风传家》中,我们看到了于敏、孙家栋、张富清、黄旭华等25位英雄模范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于敏院士“家国同构,爱家先爱国”“简朴宁静、其乐融融”的和睦氛围,看到了孙家栋先生“认真严谨、平实简单却又趣味盎然、深含韵味”的淡泊家风。他们爱国也爱家,对国忠诚,对家有爱,从不为了小家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事业,也没有因为事业的繁忙而忽视了对家人的爱。孙家栋先生已是耄耋高龄,除了关心他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的航天事业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儿孙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在家人眼中,他永远是慈祥的父亲、体贴的丈夫、童心未泯的爷爷。这25位英雄模范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严格家教,自己长大成人、生儿育女之后,对子女也从不溺爱、不错爱,不徇私情、严格要求。他们要求子女生活简朴,追求高雅,不要成为物质的奴隶,而要做精神上的富翁,真正做到了爱家不为家徇私、念旧不为旧牟利、济亲不为亲枉法。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正的家风不但会造福家庭、惠及后代,也会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正面影响,反之会祸及家人、贻害社会。为人父母总想为子女留下点什么。是万贯家财还是高尚品格?是唯利是图还是清正家风?民族英雄林则徐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党员干部为人父母,留给子女最重要的财富,不是钱财名利而是清正家风。要形成清正的家风,关键是三观要正。每个家庭成员从小就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赤诚之心对待事业,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感恩之心对待职位,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氢弹之父于敏先生的儿子于辛说:“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的一言一行,却是我们做人立事的标杆,不断影响和指引着我们。”老英雄张富清没给孩子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但他忠诚对待事业、清贫对待生活、淡泊对待名利的态度,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着后辈,他不需要说什么,孩子们就自然该知道怎么做,觉得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家教严则家风正、家风正则家庭睦、家庭睦则事业兴。《清风传家》中25位英模在家风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家风将永远激励后辈与世人见贤思齐、奋勇前进。厚植家教的土壤、筑牢家风的根本,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每一个小家的力量!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