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22-04-25

发稿: 董晨;朱立国

审稿: 王慎骄;唐震;胥翔

来源: 第五党支部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专题报道:省疾控中心第五党支部第二党小组抗疫事迹

字体 :
分享到 :

  做好省级机关重要活动保障和省级机关工作人员安全出行是近期省疾控核酸检测组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当前疫情形势紧张,需要提供保障的省级机关单位和人数陡增,省级单位工作人员被紧急安排到各市参加现场防疫工作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出行前均需要完成核酸检测,因而检测批次激增,这对省疾控核酸检测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小组组长董晨,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遇到艰巨的检测任务不退缩,深夜2点接到紧急检测任务后,迅速赶到实验室,与中心其他实验室对接,分派好试剂和样本,自己又和同事们一起进入核心区,连续工作24小时,圆满完成2万人份筛查检测任务。党员洪捷,也是国家青年文明号号长,每当有住得远的同事夜班赶不过来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接下检测任务。

  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下,入党积极分子周璐、孔筱筱、李楚楚是抗疫队伍里另一股新生力量,在连云港、苏州出现疫情,需要支援时,他们都第一时间报了名。带着对年幼孩子的不舍,对家人的内疚,奔赴到了疫情的最前线。到达支援地点,不管白天还是深夜,她们都是第一时间投入到战斗。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高强度的检测任务,她们在点上一干就是好几周。点样、加样、上样,每一个奋战的日夜,都能看到她们疲惫且坚毅的身影。日夜颠倒的日子里,好不容易接到孩子视频的那几分钟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刻,奶声奶气的一声声呼唤,成了抗疫妈妈们的软肋。这群党的新生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

  一、开展病毒测序,彰显江苏科技防疫

  天又亮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江苏省疾控中心大院的一栋小楼里,党员樊欢拿起手中的手机悄悄打开了家中的视频监控,熬红的双眼盯着孩子熟睡中的笑颜,只能心中期盼着这场疫情早日结束。在这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有一群人已经熬过了无数个通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新冠病毒测序,为疫情溯源和疫情防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这支测序小分队全部由80后党员组成,在疫情面前,他们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父母,儿女和配偶。这时候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名党员。其中樊欢的爱人因为工作原因一直居于上海,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独自一人照顾女儿的学习和生活,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只能把女儿一个人独自一人丢在家里。邓斐已经记不清自己上一次陪孩子过周末是什么时候了,作为物资管理员,她不仅要参与测序工作,每天都要统计样本测序情况,盘点防护物资和测序试剂。余慧燕也是二个孩子的妈妈,但是每天工作之余还要承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每位同事的感染风险降到最低。这群年轻的妈妈们用党性的光辉给孩子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在测序组全体党员的努力下,本次疫情已成功获得560余份感染者的新冠测序,建立和更新了全省新冠病毒序列数据库,为各地聚集性疫情溯源和传播链分析提供了病毒学依据,有力提升了疫情研判和分析的质量和科学性,彰显江苏科技防疫实力。

  二、探索血清学检测,巧将抗体结果用于研判

  省疾控急性传染病实验室不断总结新冠感染者和新冠疫苗免后人群血清学抗体动态变化特征,用于指导新冠聚集性疫情的研判。

  在南京、常州、连云港、镇江、徐州的聚集性疫情处置过程中,党员田华和她的血清组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对各地送来的病例和密接血清样本开展了四种新冠抗体检测。目前的新冠抗体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但是耗时长、通量低。这些疫情的血清样本采集完送到省疾控实验室往往较晚,田华和血清组同事们坚持随到随检,顾不上老人和小孩,不辞艰辛,经常要到深夜才能完成检测,再通过深入分析,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现场处置同事,当得到疫情研判取得进展的积极消息后,她们喜悦的心情超过了浑身的疲倦。

  省疾控实验室是这群党员的阵地和平台,在这里,他们争当表率,引领群众,奉献力量,两年多来一直在努力,疫情不停,奋斗不息。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