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0-11-11

发稿:

审稿:

来源: 江苏省卫生厅

媒体对江苏医疗队在地震灾区参加医疗抢救相关报道(一)

字体 :
分享到 :

(新华日报  2008-05-15)

我省50辆“120”救护车驰援灾区

  “我宣布,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护车队现在出发!”昨天上午11时左右,随着何权副省长一声令下,我省连夜组建的由50辆“120”车组成的救护车队,鸣着警笛驶出卫生厅大门赶赴四川灾区。

  据介绍,昨天凌晨1时左右,省卫生厅接到卫生部要求迅速组织医疗救护车队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通知,立即连夜组织。各市卫生局纷纷主动请缨,最终经多方权衡,组建了由50辆“120”车、100名驾驶员组成的救护车队。

  据介绍,这100名驾驶员中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年轻的28岁,预计星夜兼程两天两夜即可到达救灾第一线。

image

  昨日,我省连夜组建的一支由50辆救护车组成的救护车队从南京出发,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连线我省赴川救援队-医疗队员 已20多个小时没合眼

  时间:14日晚8:50分  连线对象:四川地震灾区江苏医疗队

  记者拨通领队、省卫生厅副厅长胡晓抒的电话时,他刚从地震灾区平武县回到绵阳。他告诉记者,13日晚,我省5支医疗队摸黑抵达绵阳后,连夜编到当地医院,其中三支医疗队编入绵阳市区三家医院,两支医疗队编入江油县两家医院。医疗队员们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劳,当即投入伤员救治工作。从头天夜里11点钟开始,到记者打电话时为止,好些医疗队员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作为领队,有责任提醒队员们注意休息,可是医疗队员们的回答却是:看到一个个重伤员不断送过来,实在不忍心休息。就这样,医疗队员们克服疲劳,连续作战,仅第一天直接参与救治的重伤员就达500多人,医疗队带来的消炎止痛药品已全部用光。

  胡晓抒说,由于还有余震,抢救工作只能在防震棚里进行,感觉就像战地医院,江油县的抢救治疗条件更差,水、电、气全部没有,医疗队员们做手术,只能靠发电机供电。医疗队员们不仅觉没有好好睡,也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主要是以捐献的面包、牛奶充饥。

  救治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止痛药、缺手术包和手术器械,病人伤口极易感染。为此,省卫生厅已安排我省今天捐献给灾区的120救护车,带了几车药过去。目前,我省医疗队不仅担负着救治伤员的重任,同时还担任医疗防病专家组的角色,为当地灾后防疫出谋划策。只要天气一晴,防大疫的任务就会马上重起来。“不过,困难再多,任务再重,医疗队也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记者:蒋廷玉 仲崇山)

 

(扬子晚报 2008-05-15)

[江苏白衣天使在灾区] 江苏医生一天救治500多人

  忙到下午三四点才吃午饭 (口述: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傅赞医生 5月14日17点)

  13日下午一下飞机,我们江苏106名医护人员立即携带物资分乘8辆大巴奔赴绵阳。雨下个不停,气温有点低,大约18点半左右终于赶到绵阳。到了绵阳,稍作停留,又往安县继续颠簸赶路。一路依稀可见越来越多倒塌的房屋,当地居民用蛇皮袋搭的非常简陋的防震棚也越来越多。

  20点左右辗转抵达安县,安县受灾严重,停水、停电、停气,大部分居民都已撤离。由于没有水和电,救护点只能做一些包扎、输液或输氧之类的简单处理,没有条件施行紧急手术,所有病人必须在简单处理后快速转到绵阳救治。我们江苏医疗队只好掉头再赴绵阳。

  22点左右,回到绵阳,我和普外科赵翰林、蒋奎荣等医生奉命赶紧把从江苏带来的凝结着浓浓关爱的20多万毫升血液送到绵阳市红十字血站。

  绵阳的抢救任务非常重,绵阳各大医院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重灾区北川的病人还在不断地被送到绵阳救治。北川已经陷落,地况非常复杂,急救人员只能将病人抬着出来,跑一段路,再由救护车送到安县附近的临时救助点简单处理,然后紧急送到绵阳,分配到各医疗机构。

  江苏医疗队被分成几个小组,分派到绵阳市区几个医院和周围县镇。我们省人民医院被分配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这是一家以精神专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23点左右,一到三院,我们立即将医院捐助的医疗物资交接到三院同仁手中,盼望这些物资马上可以用到正在焦急等待的受灾同胞身上。大部分病人都暂时住在医院门口简易的防震棚里,无菌敷料已经基本用完,等待拍片子的人排成了长队。

  14日早上7点50分,我们省人医救援队在三院与当地同仁混合组成救治小组,协力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救治工作中。一直忙到下午三四点,才囫囵吞了一点盒饭。我和蒋奎荣现在正在帮病人做血液透析,帮助放置透析管。这是三个从北川转来的高中生,由于教学楼倒塌造成肌肉受挤压坏死,相继出现了“挤压综合征”,出现了血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下午我们已经给他们施行了下肢减压手术。有两个学生病情很重,虽然积极治疗保住了生命但可能需要截肢,还有一个在我们及时抢救下,病情已经平稳。不远处,夏云、彭玉慧等几位经验十分丰富的外科护理队员正在给焦急排队的伤病员打石膏、换药、输液,她们同时还在给病人做心理疏导。再远处,王青和蔡卫华两位骨科医生正在给骨折病人施行手术,从早上到现在,手术一台接一台,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由于有些群众伤得太重,令人心痛,医生们眼含着热泪帮助他们做手术,尽自己最大力量抢救他们。胸外科邵永丰、朱全两位队员从中午开始一直在抢救一位严重肺爆震伤伴呼吸衰竭的40多岁中年妇女,一度生命危急的患者现在已经转危为安。

  有太多太多的伤病同胞在焦急等待着我们的救治,不说了,又有一批病人转运过来了!

(整理:张群 步伟 毕晓红)


  当地受灾群众给医疗队员送鸡蛋 (省卫生厅副厅长胡晓抒任国家急救专家组组长)

  截至昨天傍晚,江苏医疗队进入灾区还不到24小时,就救治了500多位伤员,很多医护人员都没有休息。昨天晚上8:00,省卫生厅通报了赴川医疗队进入灾区后的情况。据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总队长胡晓抒被卫生部指派为国家急救专家组组长,负责绵阳医疗急救指挥工作。卫生部同时指定我省医疗队制定灾后防疫工作方案。

  相对来说,我省医疗队技术水平较高,重点任务是抢救重伤员。

  上午8台手术连着做

  昨天,在绵阳520医院支援的鼓楼医院护士长陆巍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蒋健告诉记者,昨天又加进来70多个新病人,因为床位有限,不少的病人只能住在走廊里。由于手术量太大,医院现在手术器械非常紧张。持续了几天的大雨终于在昨天停止了,从早上6点开始,大家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因为往北川的公路被打通,所以今天上午来了好多北川的患者,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接收了70多名新病人,一个上午就做了8台手术。”

  群众给医疗队员送鸡蛋

  陆护士长在医院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登记病人的情况,她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病人的情绪比较低沉,“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看到他们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受。”

  蒋健医生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个中年人,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在北川当地的一栋7层楼上开会,一直到昨天才被解救出来。其实他的家属在前天就来医院找过他,因为当时还没有送过来,家属还以为他遇难了,在医院就哭了起来。后来还是不死心,昨天又跑到医院来寻找,结果真的找到了,两个人激动地抱在一起放声大哭。另外,医院还送过来一个小孩,只有11岁,她是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的,被营救人员发现后送到了医院,但是听说她的父母全都不在了。中大医院医疗队队员、普外科副主任石欣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虽然当地灾情严重,但当地老百姓不停地为医疗队和伤病员送来开水、稀饭、鸡蛋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目前急需大量手术器械

  因为灾区食品比较紧张,现在医院的伙食也比较困难,陆护士长说:“给病人的一般是一些馒头,我们就吃些玉米糊、土豆什么的。很多病人都吃不饱,我们都会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一些给他们。”当被问到此刻医院最需要的是什么,陆护士长说其实应该是手术器械。“病人伤势都比较重,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比如骨骼复位、切开等等。现在医院的手术器械数量已经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了。” 

(朱姝 毕晓红)

  我省50辆医疗救护车赶赴灾区 (本报记者随队奔赴抗震一线)

  本报讯 “宣布江苏医疗救护车队出发!”昨天上午11时,随着何权副省长的一声令下,我省连夜组建的一支由50辆救护车、100名驾驶员组成的救护车队从南京出发赶赴四川地震灾区。

  14日凌晨1时20分许,卫生部通知省卫生厅组织医疗救护车队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接到通知后,省卫生厅连夜通知了各市卫生局,组建了救护车队,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各5辆,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各4辆,泰州、盐城、连云港各3辆。

  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连夜为救护车队购买食品、水、生活用品。急救车内装满了各种物资,省人民医院还送来一批前方医生急需的药品。

(毕晓红)

 

(现代快报 2008-05-15)

医生露天给伤员做清创手术

  “目前送来的伤员,要10天才能救治完,伤员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今天我们江苏的医疗队一共救治了500多个伤员”,昨天晚上8点,江苏省卫生厅通报了江苏第一批医疗队前往灾区救助的情况。

  正在制定灾后防疫方案

  江苏的医疗队在灾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江苏医生医疗技术好,技术娴熟,江苏医疗队的总队长胡晓抒目前担任了绵阳市救助总指挥。“目前绵阳市已经委托江苏医疗队做灾后的防疫方案。大灾之后,流行疫病可能会蔓延,疫情的防御工作非常重要。”江苏省卫生厅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小时只吃了一个馒头

  从前方传来的消息,记者得知,昨天下午,平武县平通镇的路刚刚打通,江苏省人民医院的7名队员临时组成小分队到山上设了一个新的医疗点,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医护人员从到达成都开始已经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了,忙得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从5月13日夜里11点到昨天傍晚,很多医生只吃了一个馒头充饥。

  躺在马路上睡了3个小时

  江油县第二人民医院是江苏省医疗队的驻扎点之一,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地震之后水不通、电不通,整个县城成了一座孤城。带过去的药品和血液在一天之内全部用完。

  “我现在在江油和绵阳交界处的一个山坡下面,现在天气转晴了,道路也通了。”电话中,江苏省医疗队副总队长李少东的声音显得十分沙哑。李少东说,他所在的位置是重灾区,整个平通镇已经被夷为平地了。

  “到达灾区之后,当地雨下得非常大,医疗队员都是在车子上过夜的,有的人干脆就在马路上眯了3个小时。天刚蒙蒙亮,医疗队员就开始忙碌起来,包扎、输送、转运伤员……”李少东说。

  露天进行清创手术

  打通南京二附院汪宝林的电话时,他刚刚结束了一台手术。“我们这组医疗队正在江油县的解放军903医院,一天下来一共救治了60多名伤员,这些伤员大多都是骨折和脑外伤。有些伤员由于救治的时间晚了,下肢已经坏死,不得已只好截肢。”

  汪宝林介绍,903医院同样也停水停电停气,整个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很多伤员只好在帐篷里动手术,在露天进行清创手术。早晨,我们这里的药品很短缺,纱布和消炎药下得非常快。

(快报记者 安莹 刘峻 张星)
 

江苏抗震救灾医疗队通过快报大声疾呼——缺人!血!!缺药!!!

image

  5月14日,从各地赶来的救护车集中在江苏省卫生厅大院整装待发。

  “惨不忍睹啊”,南京鼓楼医院救援队蒋健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到达绵阳,就地展开抢救,仅仅两个小时,就收到200个伤员,其中重伤20余人,很多人生命垂危。这场灾难给当地的伤害太深太深了。昨天,记者与江苏抗震救灾医疗队取得联系,他们不仅要超负荷进行救援,而且要提防两天来不断的余震危险。

  奔赴一波三折 安扎绵阳

  “你们要做好在那里至少半个月的准备”,这是医疗救援队出发前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这次江苏医疗救援队赶赴四川可谓一波三折,临出发前,包括队长在内的一百余人,还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只是知道他们肩负重任,必须离重灾区近些,再近些,尽全力抢救伤员。前天下午2点,医疗队乘坐专机抵达成都,由于车辆和人员调度等方面的限制,全体队员在机场充当搬运工,近7吨的重物资装上了8辆人货混装的大巴车。根据安县现场指挥部的要求,救援队经过近3个小时的行程,首先途经绵阳市奔赴安县临时医疗救护站。安县离此次震灾最重的北川县约20公里。在车里,专家看到,公路两旁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没倒的房子也已开裂无法住人。当地民众都在空地搭起防震棚在室外过夜,路边停满了大小汽车,人们住在车上,有的医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惨烈的场景。

  “有的伤员还没有等到转运到成都就不行了,所以,专家都迫切希望能尽快到灾区第一线,将救治的地点越靠前越好,但遗憾的是,当地安县目前医疗条件太差了,救护站没有电也没有通讯,如果开展大手术,根本没有条件”,蒋健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救援队又返回绵阳市区,并按医院分配到江油县及绵阳市区的各救治医院。鼓楼医院队员被分到解放军第520医院,省人民医院队员分配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京第一医院到江油县第一人民医院,南医二附院到江油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大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到解放军404医院。

  小女孩再疼也不哭闹

  昨天下午五点半左右,当记者联系上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天明时,他们所在的绵阳市区刚刚经历了一场余震。“就在接到你的电话前两分钟,刚刚发生了余震,较高的楼层抖得比较厉害,下面的楼层还好。”他说,从北川那边不断地往这边送伤员,他们到达当地的医院后,已经紧急治疗了100多名神经外科方面的伤员,重病的有二三十名。记者问,“在抢救治疗方面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杨天明说,“最大的困难是人手不够、药品少、血液缺。”

  伤员的情况让专家们揪心不已,杨天明谈到他抢救的一个小女孩时,不停地说“太感动了”,这个两三岁的小女孩,被送到医院时,没有家长的陪同,也不知道她的父母亲现在是否还活着,这个小女孩头皮伤虽然不重,但在治疗时还是比较疼的。令医护人员感动和心疼的是,小女孩非常配合治疗,再疼也不哭闹;同病房的病友喂她吃饭时,她也非常乖,睁着大大的眼睛,顺从地吞咽着饭菜。“真希望她的父母亲没有出事,千万别让孩子成了孤儿。”同病房的病友都不停地叹息着。

  “伤员更需要毯子”

  经过紧张地工作,约在前天晚上11点30分左右,各个医疗队已经到位,临时的抗震棚也搭建起来,此时雨还没有停,室外温度只有15℃,而且余震不断,所有的队员都对灾情后果之严重感到震惊。蒋健告诉记者,一看到伤员亲属那急盼的眼神,所有的队员都紧急开始救援。一个老百姓急切地告诉医生说:“我睡水泥地,你睡毯子上,休息好。”医护人员说:“伤员更需要毯子,给他们吧,我们可以睡在救援车上。”

  很多病人一家只剩自己

  “从现在情况看,北川的情况很严重”,江苏省人民医院顾民告诉记者,北川整个县城被埋了大半,现在最关键的是道路不通救援困难。从目前病人来源来看,主要是北川的,80%的患者都是骨折病人以及脑部外伤。由于地震太惨烈,病房里也弥漫着悲痛的气氛,有的孩子处于惊恐状态,一些大人因为家里人全部失去联系而失声痛哭。鼓楼医院冉峰告诉记者:“来这里的病人,很多一家只剩一个人,房倒屋塌,家破人亡。”

(通讯员:张群 宁春 守勤  快报记者:刘峻 安莹 张星)

 

(南京日报 2008-05-15)

江苏医疗队连夜救伤员

  从前天深夜开始,我省派往四川地震灾区的救灾医疗队,已在绵阳、江油等地展开救援工作。
  
  开始战斗:前天23点30分,医疗队连夜展开救援
  
  根据国家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医疗队进入江油县及绵阳市区的各救治医院。当晚23点30分左右,救援小组各就各位,连夜开展工作。
  
  据前方介绍,由于我省医疗队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目前已在当地医疗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带去的新鲜血液也被连夜送往绵阳市中心血站,缓解了当地抢救用血的紧张状况。

  深受感动:当地百姓不断给医疗队送东西
  
  昨天下午1点左右,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孔祥清带着62岁的普外科专家赵翰林,会同脑外科、胸外科等科室专家奔赴100公里外的平武县平通镇重灾区抢救一线。
  
  13日深夜到达404医院后,中大医院医疗队立即投入抢救。该院收治了600多位伤病员。医疗队根据伤情不同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处理和护理,一直到昨天凌晨1点30分,医护人员才在404医院小广场上搭起的帐篷中睡了一觉。早晨6点多起来后,他们又开始新一天的救治工作。

  中大医院医疗队长汤文浩告诉记者,截止到昨天下午3点,404医院两天累计救治伤员714人,其中危重病人190人,完成手术516人次。
  
  发回短信:“已经救治近百伤员”

  鼓楼医院医疗队所去的医院大约有100张床位,院方将一个病区共计50张床位的救治工作交给他们承担。由于通讯不畅,联系困难,记者只能从他们给医院发回的短信中了解零星情况。
  
  “已经救治了近百名伤员,收入病房的重病人有20多人,这才两个小时不到。我们所在绵阳520医院的院子里搭满了帐篷,伤员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伤情惨不忍睹。”
  
  “今天开了近10台手术,以上下肢骨筋膜室综合症、四肢血管探查、清创、截肢为主,病情都很重。”……
  
  据悉,到昨天下午4点为止,在条件简陋、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鼓楼医院医疗队已诊治病人250人次,完成急救手术近10台。

 

(金陵晚报 2008-05-15)

隔着废墟 我们跪着给伤员换药
(连线对象:江苏省医疗队队员、南京市第一医院曹志刚主任医师)

  江苏省5月13日派往四川地震灾区的5支医疗队,前日深夜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目前5支医疗队已被分配到不同的救治医院:其中省人民医院队员分配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到江油县第一人民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到江油县第二人民医院,鼓楼医院到解放军第520医院,中大医院苏北人民医院到解放军404医院。约在23:30左右,各救援小组各就各位,连夜开展工作。

  目前江苏医疗队的重点任务是抢救重伤员,而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卫生部指定江苏医疗队总指挥负责绵阳地区医疗急救指挥工作,同时负责制定灾后免疫方案。

  昨晚10:00,记者再次连线远在灾区的医疗队员。

  只能跪在地上换药

  13日晚上,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江油县第一人民医院,这里距离重灾区北川仅仅只有20多公里,很多刚刚从北川抢救出来的病人都被送到这儿。

  我们22位医护人员总共有五顶帐篷,薄薄的一层床单上, 大家就这样靠在一起眯了一会儿,睡的时间很有限,14日凌晨两点多才睡下,早上5:00就起床忙开了,谁睡得着呢,那么多的伤员可都在等着我们呢。

  早上起来,才知道小小的江油县人民医院竟然住了400多位病人,这些病人大部分都是外伤病人:骨折、脑外伤等等。这家医院原本在三年前刚刚盖了一幢住院大楼,虽然这次地震没有完全损坏这幢大楼,但楼体都开裂了,玻璃被震碎了,这样的病房大楼哪还敢收病人,所有的病人都呆在帐篷里,或者干脆躺在露天的担架上。

  没多一会儿,我们身上就全是血了,但大家都走得匆忙,没有衣服换,也没有时间换,条件很艰苦,大家只能跪在地上给病人换药。

  很多检查需要用电

  病人太多,现在大家做的都是以急救为主,等人手宽裕一点,肯定还需要后续治疗的。

江油县到现在还没育电,到了晚上四周就是漆黑一团。没有电,很多检查都开展不起来,不知道具体的病灶,手术也开展不起来,有些病人已经出现感染了,怎么办?还有病人脑部水肿, 但手术做不起来,急呀!

  下午,好消息传来,医院的两台柴油发电机可以用了,现在听说可以拍X光片了!

  除了电的问题,还有就是药品紧缺,连固定外伤的小钢板也紧缺,13日的晚上,大家连夜开了一张清单,把缺什么全写上了,发回医院,希望后方尽快支援。

  医院里有很多无名氏

  在医院里,时刻都能遇到失去亲人的伤员,还有一些无名氏。有个男孩,只高七八岁,骨盆骨折、阴囊水肿,情况非常严重, 他是前一天来的,一直只有一个人,问他的父母在哪里,他摇了摇头,后来才知道,他的亲人全部遇难了。但是男孩很勇敢, 一直没哭,换药的时候也没喊一句疼。

  很多病人都失去亲人了,这让大家越发觉得难过。和我们的激动不一样的是,病人们的情绪还比较稳定,都非常配合治疗。

  还要来80多个重伤病人

  汶川地震之后,还不断有余震出现。白天接到的消息是,晚上会有一次余震,但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刚刚接到的消息是,去往北川的交通打通了,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救出了一批病人,有80多个,马上就要运到这儿。医院方面接到的指示是,这些病人病情都比较重,这会儿,我们都站在门口等待这批病人的到来。

  来了,第一辆车子到了,估计陆陆续续还有不少病人要来, 今夜,估计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实习生:蒋永峰 记者:陈艳萍 连线整理)


病人说我们比亲人还亲(连线对象:江苏省医疗队队员、鼓楼医院陆巍护士)

  这会儿,我们在四川省绵阳市,被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在520医院,到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大家在车上猫了一会儿,就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520医院有大约100张床位,院方认为我们医院医疗队的阵容很强大,各个专科的医生护士都有,将一个病区的救治工作交给我们医疗队承担。这个病区核定床位43张,但住了60多个病人,很多病人的病情很重,有颅脑损伤、胸部损伤、截肢的等等,老人小孩都有。有个11岁的小姑娘,是外伤,我悄悄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女孩一直只有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女孩的父母亲都丧生了,我心里很难过,对她说,“要坚强一点”,女孩点了点头。她真的很懂事。

  他说我们比亲人还亲

  相比较其他医疗队,我们因为是在绵阳,有电也有水,条件要好很多,吃的虽然不好,但至少不会饿着肚子。第一天到的时候,医院特别为我们煮了玉米糊还有馒头,随队的医生听说有些病人还饿着肚子呢,都吃不下了,赶紧让给他们吃了。不过,今天这种情况好多了,许多病人都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

  病区有个老人,50多岁,在地震中,由于受到挤压,导致下肢软组织的挤压伤,不知道是不是受惊吓过度了,老人的手一直抖个不停,我们去了,知道我们是从江苏赶过来的,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比亲人还亲呀!”

  医院里来了很多志愿者,他们坐在没有亲人的伤员床头,给他们喂水,帮他们擦身子,我开始还以为是家属呢,后来才知道都是自发前来的学生,还有当地的居民,大家都不认识。

  病区的护士长累晕了

  病人真的太多了,大家都忙不过来,就在刚才,这个病区原来的护士长晕倒了,一量血压很低。听说从5月12日开始,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没睡一个好觉了,他们真的太累了,但再累,在生命面前,谁都不愿意停下来。

  现在,这位护士长正在输液输氧,估计稍微休息一下,她又要开始工作了。

  到了灾区,确实身体上挺累的,倡感觉特别单纯,大家只想着救人,以前所谓的医患纠纷、护患纠纷都不见了,大家特别好沟通,就像一家人一样。

(实习生:蒋永峰 记者:陈艳萍 连线整理)


前方医疗队最新动态 

  省人医: 部分队员奔赴重灾区

  目前,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孔祥清和医务处处长顾民带队的医疗救援队正在当地积极开展救援。据了解,前天夜里23点40分,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到达绵阳,并于昨天旱上7点在绵阳三院开始救援工作。据一线医务人员介绍,当地医院80%的患者都是骨折病人。由于受灾区域较大,刚刚结束了一上午抢救工作的医疗队队长孔祥清不顾疲劳,下午1点多又带领62岁的普外科专家赵翰林,会同吕天润、朱锦富、刘强晖、王兆霞等奔赴100公里外重灾区平武县平通镇抢救一线。

  鼓楼医院: 完成急救手术10台

  南京鼓楼医院赴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一行20人经过数小时的艰苦旅程,于5月13日晚到达四川省绵阳市,被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在520医院,医疗队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救治工作。

  这所医院有大约100张床位,院方认为鼓楼医院医疗人的阵容很强大,各个专科的医生护士都有,将一个病区共计50张床位的救治工作交给南京鼓楼医院医疗队承担。到昨日下午4点为止,已诊治病人250人次,完成急救手术近10台,代表江苏南京人民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片爱心。

  中大医院: 抢救两例休克病人

  中大医院医疗队8名医护人员被分配到绵阳404医院。绵阳404医院是一家拥有600余张床位的医院,地震使该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一幢12层的医疗大楼墙体也出现了开裂,里面还有点漏水。

  13日深夜到达后,中大医院医疗队分为普外科组、脑外科组和护理组立即投入抢救,5月14日中大医院医疗队查房84个病人,清创包扎5例,抢救休克2例,负责37个病人的护理包括输液、送检、导尿和生活护理。

  中大医院医疗队队员、普外科石欣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目前该院医疗队仍在绵阳404医院抢救病员,他告诉记者,虽然当地灾情严重,但当地老百姓素质非常好,不停地为医疗队和伤病员送来开水、稀饭、鸡蛋等食品和生活用品,还有不少市民主动前来献血,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支持和配合抗震救灾工作。

 

(南京晨报 2008-05-18)(连线南京医疗队 地点:绵阳)

外科主治医师发来短信: 我要血管缝线,急需!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旅程,13日晚,南京鼓楼医院医疗队抵达四川绵阳,人驻当地520医院,投入救治。

  该医疗队队长蒋青介绍,医院有大约100 张床位,将一个病区50张床位的救治工作交给鼓楼医院医疗队承担。截至昨天下午4点,已诊治病人250人次,完成急救手术近10台。

  由于通讯不畅,以下是队员发回来的短信,从中我们了解到医疗队在一线救死扶伤的一些零星情况:

  睡车里,吃馒头咸菜

  5月13日17:13  鼓楼医院医疗队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曾平:我们已到灾区,已过德阳,当地民众都在空地搭起防震棚在室外过夜,气氛较紧张。一路上全是抢险车队,现正在下雨,气温15℃左右,请您放心,不管多苦多累多危险,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

  5月13日19:57 外科副主任医师尹卫民:我们已到绵阳灾区安县,紧靠地震中心北川县。北川到安县二十多公里。看到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没倒的房子也已开 裂无法住人。当地民众都在空地搭起防震棚在室外过夜,路边全停的是大小汽车,人们住在车上。

  5月13日20:01 医疗队副队长、外科科护士长陆巍:今夜我们都睡在车里,晚上给了我们一点馒头和咸菜,我们已经觉得很好了,书记请您放心。

  “我要血管缝线,急需!”

  5月14日07:39 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冉峰:我们在部队医院520医院,条件要比想像的要好些,今天会来很多病人,我们都做好了战斗准备。真的就是战场!对了,这里没有普利林血管缝线,能否帮助 联系一下?我已向当地医院院长申请了,很多人受伤的肢体还是能救的!谢谢!

  5月14日09:01 医疗队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蒋青教授:我们医院医疗队所有人均安排在520医院,已有北京等地的支援人员到达,但院方认为我院的阵容很强大。今天天气转好已有大批伤员转来,昨夜睡在汽车里。

  5月14日09:33 冉峰:我要血管缝线!五个零到七个零都要 (特指缝线的粗细),急需!

  两小时收治20名重病人

  5月14日10:10 外科副主任医师尹卫民:我们已经开始工作了,看了近百名伤员, 收人病房的重病人已有20多人,这才两个小时不到啊。我们所在绵阳520医院的院子里搭满 了帐篷,伤员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伤情惨不忍睹。这里手机信号很差,基本没有。

  5月14日15:01 冉峰:今天做了8台手术,以上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四肢血管探查、清创、截肢为主,病情都很重。我们很快理出了头绪,配合得非常好一切顺利,请不要担心!今天第一天,收治70余例病人,诊治了二百余人,手术8台。

  5月14日16:33 蒋青:护士们很辛苦。护士奇缺!

(通讯员:刘宁春 记者:戚在兵)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