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5-03-11

发稿:

审稿:

来源:

四、肺结核的治疗

字体 :
分享到 :

  1、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结核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早期就是要及时发现病人,发现病人后应马上治疗,不得耽误治疗时间;联合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按照药物作用特点,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防止结核杆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适量是一般抗结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要使病人服药剂量既保证达到最好治疗效果,又要使副作用发生率降到最低的程度;规律是定期、定时、定量服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许多治疗失败是由于不规律用药引起的;全程是按照医生要求,完成抗结核治疗的整个疗程,是获得治疗成功的有效保证。

  2、抗结核病治疗的药物有哪几种?

  在结核病治疗中,医生根据抗结核药物杀菌作用的大小、毒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将抗结核药物分为一线(首选)抗结核药物和二、三线抗结核药物。一线抗结核药物主要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和链霉素(SM),以一线药物为主要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用药,能最多的杀灭结核菌,治好结核病。当肺结核病人对以上四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耐药后,病人治疗就较困难,需要加用一些二、三线药物,如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和力克肺疾等,但这些药物不能自行购买服用,要由医生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后再用。

  3、结核病能治好吗?

  随着医学的发展,有效药物的不断推出,肺结核病已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病,所谓十痨九死”“不治之症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目前,结核病已是一种病因明确、疗效确切的疾病。现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化学药物直接进行抗菌治疗,化学药物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结核病的致病原因。新发现的(过去从未接受过抗结核化疗)肺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菌对药物呈敏感状态,应用化学疗法后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较快地杀灭病原菌,取得明显治疗效果。根据多年来不同国家的千百万肺结核病人治疗结果分析(包括我国大量病人的治疗结果),一般新发现(初次治疗)痰菌阳性病人,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化疗疗程后,95%以上可以达到痰菌阴转而治愈,2年复发率不超过2%。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正规,一旦结核菌产生了耐药性,治疗效果就不能保证了。

  4、不正规治疗的后果是什么?

  不正规治疗主要包括未坚持规律(间断及中断)治疗及未完成规定疗程(提前终止治疗),此外也包含化疗方案不合理。据长期的科研与大数量病人治疗结果分析,合理化疗可治愈约95%以上的病人,治疗失败(指继续排菌)仅为3%左右。而不正规治疗只有约45%的病人治愈,50%左右治疗失败及少数病情严重病人可导致死亡。不正规治疗的治疗结果是病人体内的结核菌极容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再次治疗效果很差,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病,一些病人还可能传播耐药菌,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不正规治疗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5、结核病人一定要住院治疗吗?

  半个世纪以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抗结核药物,结核病人只能住院治疗,依靠休息、营养及其他治疗手段求得疗效。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不断被发现,治疗效果及消灭或减少病原菌传染两方面都取得划时代的成就。医学界开始考虑由住院转变为不住院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50年代中期在印度进行了严密设计的不住院治疗的对照研究,取得了惊人的结果,以后经世界各国的多次实践,到60年代已为国际防痨组织所肯定。不住院治疗也可以使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而且迅速消灭细菌,取得和住院治疗相同的效果,消除对社会及家庭增加传染性的威胁。

  6、哪些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据统计,大约有5%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公认的住院治疗的指征是:急诊病例、危重病人、疑难而难以得出明确诊断者、有严重合并症和需要实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等。

  7、什么叫督导治疗?

  督导治疗是为保证病人正规治疗的一种治疗管理方式。有了很好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案,如果病人不按医生要求,坚持正规治疗,治疗效果就不能保证。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提出病人治疗需要进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习惯上称督导治疗,就是指肺结核病人在治疗全过程中的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的直接观察下进行。对于涂阳的肺结核病人要求采取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的方式,特别对于复治的涂阳病人和耐多药的肺结核病人,更应严格地进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在边远的山区或交通不便的地方,可采取经过培训的家庭成员或志愿者作为督导员对病人进行督导治疗管理。

  8、什么叫肺结核的短程化疗?

  在过去,肺结核的治疗采用至少1年到1年半的治疗疗程,由于治疗时间长,有时病人不能坚持治疗,常常终止治疗而使治疗失败。20世纪70年代起,医学研究人员开始了短程化疗的研究,使治疗疗程缩短到6~8个月。在短程化疗方案中,选择几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化疗,使化疗方案能同时杀灭繁殖活跃的结核菌和残留的繁殖缓慢的顽固菌,具有收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的效果。短程化疗是结核病治疗史上重大突破。目前,在我国在结核病防治中均实行短程化疗方案。

  9、中医中药能治疗肺结核吗?

  在与结核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中医对结核病的治疗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筛选出一些具有抗痨效能的中草药,有的已制成剂或中成药。用中药可缓解结核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应切记,不能根据广告或介绍单用中草药治疗结核病,因中草药对结核杆菌仅有抑制作用,而无法杀菌作用,只能作为治疗结核病的辅助药物。

  10、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吗?

  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即急剧下降,通常对药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接受治疗两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大约能减少95%的细菌量),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无传染性。肺结核治愈后,肺内病灶消失或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备传染性。

  11、肺结核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在出现抗结核药物的初期,由于往往使用单一抗结核药,病人治愈后复发率较高。随着治疗药品、治疗方案的改进和治疗研究的进展,目前对新发生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只要治疗得当,经医生复查认为已治愈后,复发率可在2%以下,涂阴肺结核病人治愈后的复发率更低。但如果病人治疗不正规,成为耐药结核病人,其复发情况就不能保证。

  12、抗结核药有不良反应吗?

  常用的抗结核药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的,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主动就诊。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肝功能损伤,如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腹胀、黄疸等;末梢是神经炎,如四肢末端麻木疼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兴奋,精神失常等;听力损害,如听力下降,耳聋等;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等;另外还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内分泌失调等等。

  13、怎样才能知道肺结核病是否已治愈?

  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系传染病,治疗的重点是采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杀灭结核菌或抑制细菌生长。因此,要知道肺结核病是否已治愈最重要的是检查痰液中是否还排菌,要定期做痰结核菌检查观察细菌改变情况,是考核化疗效果的最好指标。如应用化疗后细菌减少或消失,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标志,反之则表示化疗未发挥作用甚至治疗失败。此外,对原来不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也要作痰菌检查,了解病情是否有变化。通过X线检查,了解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也是考核疗效的一种方法,但病灶吸收不但和抗结核治疗有关,还和机体的修复情况有关,要正确进行判断。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