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的部署要求,结合国家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推动各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职业健康管理指导服务,提升职业健康管理能力,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专项经费969.75万元,帮扶中小微企业11358家,有力促进了相关企业劳动者健康,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明确要求,推动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江苏省将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列入《江苏省“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明确帮扶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省卫生健康委成立由委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委职业健康处、综合监督处、省疾控中心、省卫生监督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进全省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2023年,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江苏省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方案》,将分布在全省13个设区市的2800余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中小微企业列为帮扶对象,组织全省各级技术支撑机构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的职业健康在线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指导、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指导等服务,推动部门监管、企业主体、机构指导等责任落实,实现帮扶对象的职业健康培训率、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均达到100%的目标。
二、狠抓关键,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江苏将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作为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举措,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在线培训系统,重点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的职业健康在线培训服务,增强帮扶对象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落实主体责任。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推进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全省累计培训企业33284家、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104915人次、接害劳动者211523名。南京市投入60多万元建成市级职业健康培训系统,目前该市6296家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在线培训率达83%。苏州市组织3251家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开展专题培训。徐州市建成职业健康实训基地和信息系统,为用人单位等提供职业健康培训服务。淮安市成功申报人社部门工伤预防培训项目,为职业性噪声聋和尘肺病高发多发的重点企业提供免费的线下培训服务。
三、鼓励创新,推动帮扶工作落地开花
江苏在要求各地全面落实省定帮扶中小微企业措施的同时,鼓励支持各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托管顾问式、“一企一策”等职业健康帮扶模式,为当地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更高质量的职业健康帮扶服务。南京市遴选出100家小微企业,通过微服务、微公益、微讲堂、微阵地“四微”模式,制定“一企一策”,进行精准指导和定点帮扶。无锡市每年投入100万持续3年帮扶200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小微企业。苏州市3年共投入662.9万元为3251家小微企业免费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职业健康管理主要事项、提供实时个性化咨询服务、每年评选职业健康管理帮扶显著进步企业,受到了企业欢迎。泰州市对小微企业开展职业健康责任告知清单化、健康企业建设指导具体化、职业健康监测项目拓展化、实行职业健康服务承诺制等“三化一制”职业健康帮扶,4083家中小微企业得益受惠。淮安市建立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四包一”工作机制,由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职业健康专家以及乡镇街道协管员等组成的帮扶工作组,梳理各帮扶企业行业特点,汇总帮扶具体需求,按照序时进度,结合重点工作,统筹开展帮扶工作。
下一步,江苏省将统筹推动劳动者健康权益维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鼓励有条件地区先行先试,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做实做细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压实中小微企业职业卫生主体责任,减轻中小微企业管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提高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