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2-08-11

发稿:

审稿:

来源:

灾区临时居住点的粪便如何处理?

字体 :
分享到 :

  (1)要建造临时厕所,不能随地大小便。厕所地址应避开临时水源,设在居住点的下风向。可以用芦席和其它就便器材搭一顶棚,围起四周,但不得漏雨。厕所最好采取蹲坑式,常用的有单坑式和深沟式。粪坑的容积可根据居住点的人口数定,每人每天大小便可按1.5千克计算。挖出之土堆于坑后,每次便后铲土掩盖,防止蝇蛆孳生。为防止粪液渗漏而污染地下水源,粪坑宜用砖与水泥砌筑。如水泥采办一时困难,也可用三七灰土拌和夯实。厕所必须加强卫生管理,要有专人负责打扫。有条件每日可喷洒灭蝇药1—2次。坑内积粪要定期掏出,肪止蹲坑阻塞、粪坑满溢。掏出的粪便应密闭贮存或经其它无害化处理。

  另外,居住点如入口密度高、空闲的土地少,粪便产量多而又无出路时,为了便于粪便运输和密闭贮存,可在上述厕所的蹲位前挖一条流尿沟,使大小便分开。在沟的一端挖一尿坑威放置一个缸或桶,让小便顺沟流入。

  (2)清出的粪便可送往远离居住点、地势较高的空地,与垃圾一起用高温堆肥、沼气发酵或密封贮存等方法处理。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