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2-08-11

发稿:

审稿:

来源:

新建住宅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字体 :
分享到 :

  在水淹严重的村庄,水退后重建住宅时应遵循下列卫生要求:

  (1)有些村庄要重新进行规划。过去的村庄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有些村庄地势低洼、规模过小、居住分散、布局杂乱,难以适应农民今后的生产和生活发展需要,因此可借此机会,重新规划。可在县、乡政府统一领导下,对存在上述严重缺点的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其中包括选择地势高而干燥,周围没有污染源,空气清洁,饮用水源不受污染的地段,作为新建村庄的地址。县政府应组织建设、农业、水利、卫生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论证工作,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由于重灾之后,政府和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低,还将提出分阶段建设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并向农民宣传这样做将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利益,使农民愿意接受。

  (2)住宅建设时应考虑防水防潮设施。这次水灾中农村住宅建筑经受不起水浸的考验,致使房屋倒塌,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物没有采取防水的措施。今后重建住宅时,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尽可能把防水措施放在第一位,宁可减少室内高级装修,或者减少过大的建筑面积,而把钱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重视墙基的加固,把“软基础”改为“硬基础”。即在碎砖三合土上增加一层水泥三合土,使基础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方能抵抗水的浸蚀。其次,基础墙尽可能用石料砌筑,并用水泥抹缝。将承重墙改为水泥砌筑框架,在离室内地。面向上1米的外墙,也最好用水泥、黄砂砌筑。室内地面至少应鬲出室外地面0.5米,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防水能力。在防潮方面,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作为住宅建筑基地。一般地下水位至少在离屋基0.5米以下。如条件达不到上述要求,可在基础部分设防潮层,即室外地面以上和室内水泥地面下的外墙应设一道防水层,以阻止毛细管的吸水作用。防水层的材料可用油毛毡(一层)、塑料膜(两层),或其它隔水材料。

  其次,应注意屋面防渗防漏,一般在屋瓦与屋顶板之间应设油毛毡或塑料膜防潮层,水泥平屋顶应涂避水浆等防渗防漏材判。

  为了防止墙壁淋雨,应特别注意降雨时的主导风向(东风或东北风较多)的一面墙,应留有足够的出檐宽度,同时还应在墙外表面用防水材料粉刷。

  为了防止雨雪水从门窗缝隙中侵入室内,可在门窗上面增设雨棚,并在门窗缝隙处增设雨档、企口槽,集水槽、排水孔等。

  厨房、厕所、浴室等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备和较好的防潮措施。如墙壁、地面要用不透水的材料制成,地面应有一定坡度,并设地漏,排水管应保持畅通等。

  (3)住宅室内的采光要充足。首先窗户要有足够的透光面积。窗的透光面积也就是窗的玻璃面积与室内地板面积之此,称为“采光系数”。住宅主室(指堂屋和卧室)的采光系数,卫生学要求为1:8—1:10,厨房等辅助房间为l:10~1:12。同时要求光线要均匀进入室内,因此窗户的形状和位置要适当,长方形比正方形或者圆形要好。窗户的高度,决定于室高,一般要求窗台距地板之高为70~90厘米,窗上缘距天花板之高为15~30厘米。室高减去上述两数之差,则为窗的最大高度。窗宽通常为50一250厘米之间,分单扇窗、双扇窗和三扇窗。常开启的窗,每扇宽度以不超过50厘米为好。为了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均匀,在同一面墙开两个窗时,其两窗之间墙壁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窗口宽的2倍。

  (4)确定合理的住宅间距。住宅间距,是指前后两幢住,宅外墙面之间的距离。合理的住宅间距,是保证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对住宅日照的要求,一般以冬至日(12月22日)为准,其前排住宅不应遮挡后排住宅朝南房间的日照,因为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的位置是最低的,如果这一天挡不住日照,其它日子就更挡不住了。所以合理的住宅间距,应该是前排住宅高度的1.5~2倍。这样朝南住宅在晴天至少可获得满窗日照3—5小时。

  在炎热的夏季,住宅内应有良好的通风。如住宅的正前方对着夏季的主导风向,要使后排房屋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则其间距应等于前排住宅高度的4~5倍。当然这样的间距不符合节约用地的原则,不易做到。

  在夏季炎热的地方对通风要求比较高,而又不能拉大房屋之间的间距时,可以让房屋的长轴与主导风向形成一角度。如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可将房屋正面朝南或南偏西15°角,以减少自然风所遇到的阻力。

  另外,厨房、主室离牲畜圈、粪坑要有一定的距离。

  总之,合理的住宅间距,主要以冬季能够获得良好的日照来确定,而夏季以获得室内良好的通风来确定。如不能从间距来满足,可以从调整住宅与主导风向形成的角度来弥补。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