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 IPV6

2010-11-11

发稿:

审稿:

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

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

字体 :
分享到 :

一、地震灾害概述

地震(earthquake)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毁灭性的大地震可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特点为如下:

1. 地震灾害的频繁性  我国地处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2. 地震灾害的多样性  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震、矿震等诱发性地震。

3. 地震灾害的地区性  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循活动性断裂带分布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好发地区。

4. 地震灾害的时间性  每日的凌晨和黄昏,每月朔、望日,每年38月份前后等,都是发震率较高的时段。根据历史资料分析,12901359年、14801730年、1880年至现在为地震活跃期。据分析,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是地震活跃时期。

5. 地震灾害的连发性  地震的发生往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水灾、海啸、冻灾、疾病等,形成地震灾害链。

6.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  强烈地震发生后,顷刻间大面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水源及食品污染,蚊蝇鼠虫等大量滋生,可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及暴发。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以来,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09次,20世纪我国发生M26级破坏性地震60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9次。1949年以来,发生7级及7级以上的地震49次,死于地震的人数达28万,倒房700余万间,每年平均的经济损失约为16亿元。

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生态环境破坏

相关阅读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