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至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需要,江苏省经历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抗疫历程。江苏省疾控中心急传所的青年战士们,听从使命的召唤,第一时间投身于抗疫工作。有这样几位青年,他们既能坐下来整理挖掘数据、统计分析、撰写报告,成为全省疫情信息处理的枢纽,为风险评估和防控决策提供实时的科学依据和效果评估;又能奔赴现场,参与疫情调查。没有激动人心的口号,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仪式,他们坚守岗位数月余,默默地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使命在召唤,奔赴防控战线,他们义不容辞。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启动时,王笑辰最早进入了疫情防控工作状态,没来得及回到家人身边;沈文琪刚抵达父母家,还没吃上一顿热饭;张楠,好不容易抢到了车票回到阔别一年的山东老家,还没顾上和家人多说说话;梁姝怡、时影影、戴启刚3位家里都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黄昊頔的妻子即将临盆,他正陪伴待产。收到组织召唤的那刻起,他们立即放弃休息和个人安排,奔赴抗疫使命。
王笑辰、沈文琪、张楠、梁姝怡、时影影5位年轻人是疫情监测分析组的主要成员。疫情压力下,新冠肺炎按甲类管理,报告管理要求高;各部门高度紧张,疫情形势分析报告种类繁多,更新频繁。疫情监测分析组首当其冲,成为确证疫情信息、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的重要部门。她们24小时值守,高度负责,时刻响应:随时收集本中心实验室病例样本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及时上报给省卫生健康委并反馈给各设区市,以便第一时间更新病例确诊情况,保障病例报告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及时尽快开展;及时完成报告信息2小时三级审核;与国家疾控传防处保持沟通联络,查询跨省活动病例信息;每日提供联防联控信息报表给教育厅、公安厅、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每日汇总分析全省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病例出入院数据;随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疫情专报、聚集性、输入性疫情专题分析报告提供给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等,最多时每天更新频次达7次。
高强度高压力之下,她们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的完成了繁琐的信息沟通和分析工作,保证了报告信息完整性、准确性,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疫情形势评估、防控决策提供了根本性保障。
戴启刚,疾病监测工作经验丰富,数据挖掘分析高手。他第一时间承担起了流调报告审核和信息梳理挖掘这项重要工作。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是探查病例感染来源的重要线索,也是调整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报告质量至关重要。他逐一审核每一份流调报告并整理出核心信息,反馈修改意见,随着病例报告数量猛增,他又带领同事们制定形成了标准化的审核反馈工作流程。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当日报告审核,并协助市区两级完成修改,不遗余力保证了每一份流调报告的质量,为密切接触者追踪、风险评估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线索。
黄昊頔,机动部队,多能奶爸。他多次参与疫情防控现场督导,前往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室,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听到高速路口测温站人手短缺的消息,他紧急奔赴偏远的测温点,冒着寒风完成人员测温和登记工作;他还多次参与疫情现场处置和隔离点设置督导。在孩子降生前一晚,他才匆匆地从外地赶回家中陪伴妻子。在现场工作之余,他还参与了多份方案的撰写和修改,撰写了多篇新冠科普文,参与制作并拍摄了一期居家隔离视频指南。在孩子降生后,他没有休息,安排好妻儿,又回到单位和同事们并肩战斗。他说:“同事们都在忙碌,我又怎么好意思休息呢?家人支持我参加抗击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大家安全了,小家就安全了!”
张楠,听党指挥,奔赴防境外输入一线。随着国内省内疫情形势好转,境外输入风险增加,张楠被派往上海参与入境江苏人员的转运协调工作。深夜才接到任务的她,迅速做好准备,第二天就达到了上海浦东机场。在机场,她所在的工作小组负责为入境并计划前往江苏的人员测量体温、发放口罩、登记信息,并安排专门车辆接送至指定场所,以待进一步筛查和分流。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带着厚厚的口罩和护目镜,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在此期间,为了节省防护服和穿脱时间,她们团队不吃东西不喝水,用最少的物资消耗、最昂扬的工作热情、最专业的现场应对能力,把好防境外输入第一道关。这个乐观的女孩传回一张工作照,笑称自己变成了“大白”。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这群急传青年抗疫战士还陆续参与了新冠肺炎感染率调查、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修订等工作,依旧忙碌着。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无数的疾控人奉献了智慧和力量,磨砺了职业信念。几个月以来,他们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深知守卫健康任重道远,还需继续磨砺,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