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24日,由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的江苏省艾滋病防治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召开的形式。来自全省各设区市和部分区县以及多部门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治疗和教学科研领域的1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下会议,近500人在线上参会。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会长汪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他向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一直以来对江苏省艾滋病防治事业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长期奋战在江苏省艾滋病预防控制、治疗管理和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业人员和关心支持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社会组织的志愿者表示由衷的敬意。最后,他总结了三十多年来我省在艾滋病防治各领域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肯定了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和艾滋病防治效果。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院士为大会录制了视频学术报告,阐述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对加快疾控专业人才培养和加大科研投入及学术交流提出了设想和建议。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孙新华理事长为大会发来贺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郝阳会长提供了视频致辞,他对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长期合作为江苏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的贡献感到满意,对中盖艾滋病项目在南京探索的模式和实施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对江苏省艾滋病学术大会的隆重召开表达了祝贺。
现场会上,江苏省疾控中心性艾所所长傅更锋做大会报告,他回顾了江苏省自1991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防治工作历程,客观展示了江苏省几代艾防人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艾滋病防治实践模式和成果,科学总结了几十年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艾滋病防治领域依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下一步的设想和努力的方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主任韩孟杰教授、刘中夫书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预防控制中心陈祥生教授分别就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消除丙肝行动计划和性病防治工作进展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博士做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控制新策略报告,公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艾滋病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差距,解读了最新技术指南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防治策略的推荐和指引;香港中文大学巫洁娴教授做了题为《中国香港新冠流行期间MSM人群的性行为与检测状况》的报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对MSM人群心理和行为影响特征和结果;美国北卡大学唐卫明教授做了题为《基于社会网络的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探索》的报告,初步分析了在我国广东、湖南等五省通过基于社会网络的干预模式对MSM人群实施干预和检测的结果和干预模式的开发和应用效果,并得出了该研究中的干预模式由于既往其他形式干预和检测效率的结论,下一步将应用于和我省的合作项目中,整体提升江苏省MSM人群干预工作水平和干预效果;南京大学吴稚伟教授分享了他几十年来从事杀微生物剂在预防艾滋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在9月24日上午分会场学术交流会上,来自国家和江苏省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在监测、检测、治疗、行为干预、性病丙肝五个分会场分享交流了各地在艾滋病防治相关领域做的研究和探索实践。
通过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学术交流大会是江苏省举办的艾滋病防治领域最高水平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但集中展示了全省各地艾滋病防治的探索实践成果,而且邀请国内外专家同行做了艾滋病防治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控制理念,本次交流活动不但学习了国内外有效的探索实践经验,而且拓宽了工作思路,增长了专业见识。
大会还举行了江苏省预防医学艾滋病防治研究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共颁发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这是前期从全省各地选送的两百多篇艾滋病防治研究参评论文中经过专家评审遴选产生的。
大会开幕式现场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会长汪华致辞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郝阳视频祝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院士视频讲座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制所所长傅更锋做江苏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孟杰研究员在线作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陈祥生作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博士在线做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巫洁娴教授在线做报告
美国北卡大学唐卫明教授做大会交流
南京大学医学院公共健康医学中心主任、教授、美国MPTI指导委员会委员吴稚伟博士做大会交流
9月24日上午各分会场交流活动
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奖代表及颁奖嘉宾合影
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奖代表及颁奖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