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至5日,由江苏省疾控局指导、省疾控中心具体承办的“2025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暨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技术培训班”在南京市顺利召开。江苏省疾控局监测预警处二级主任科员于旭、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霍翔出席开幕式。本次培训汇聚国家及省级疾控专家、全省疾控系统业务骨干与哨点医院代表,围绕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态势、监测策略、实验室检测技术与防控实践展开系统培训与深入交流。
于旭主任在致辞中指出,面对今冬明春多病共防的复杂形势,全省疾控系统须依法履职,筑牢防线。她要求,要强化监测预警的灵敏度和精准度,提升聚集性疫情“早小严实”的处置效率,并依托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深化医防协同,压实防控责任。霍翔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省疾控中心将聚焦提升专业核心能力,推动监测技术向多病原协同检测革新,他强调,各部门需加强混合疫情的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并扎实做好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强化技术支撑作用。
培训内容涵盖病原学监测、检测技术进展、疫苗研发应用、疫情应对实践等多个维度,邀请了多位专家授课: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崔志刚研究员就“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监测策略和技术”作专题报告;病毒病所辛丽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流感疫苗株的筛选与制备流程;江苏省疾控中心祁贤博士深入剖析了H5N1禽流感病毒流行新特点及公共卫生意义。此外,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赵翔主任、传染病防制所车洁副主任分别就分子诊断技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置中的应用、基因组数据在呼吸道细菌监测中的价值进行讲解,展示了国家层面前沿技术进展与研究方向。
在实践交流环节,北京市疾控中心张代涛所长分享了北京市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与应对方面的经验。江苏省多位专家围绕本省呼吸道多病原监测进展、诺如病毒防控、流感监测质量评估等内容进行汇报。苏州市疾控中心陈立凌、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侯瑞军等专家分别代表所属单位就流感疫苗效果评估、哨点医院监测实践作了案例介绍,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11月5日上午,会议开展集中讨论与总结,由省疾控中心急传所所长鲍倡俊主持。会议对2024–2025监测年度工作成效与不足进行梳理,并对下一阶段全省防控重点进行部署。会议强调,要持续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病原学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联动,提升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风险评估能力,特别是在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需重点关注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强化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确保防控措施精准落地。
此次培训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既涵盖国家层面政策导向与技术前沿,又结合本省实际凝练经验、剖析问题,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方面的专业能力,为今冬明春全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