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25-06-10

发稿:

审稿:

来源: 镇江市卫生健康委

江苏省镇江市加强闭环管理 精准化解职业健康风险隐患

字体 :
分享到 :

  近年来,镇江市积极强化市县协同、监督监测联动,持续致力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数据分析研判、严格开展专业指导,始终秉持风险排查前置、隐患化解及时的原则,确保了全市职业健康领域形势的稳定向好。

  一、健全工作机制,市县协同,共筑职业健康安全防线

  (一)市县协同建防线。镇江市参照省级工作机制,建立职业健康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制度,明确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职责分工对存在风险隐患但未达省级挂牌督办标准的企业实施市级挂牌督办

  隐患排查严督办。为确保隐患排查工作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市卫健委制定了明确的纳入标准,涵盖了新增职业病病例、疑似职业病病例等多种情况。通过《工作任务交办单》形式将督办信息精准传达至相关单位,明确承办单位、交办事项具体工作要求属地卫生健康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排查指导普法监督工作,必要时依法进行执法惩戒,确保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闭环管理促整改。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企业进行实时跟踪记录,并建立风险隐患企业排查化解档案。清晰掌握每一例隐患的化解进展,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024年,镇江市共对144家企业实施了市级挂牌风险隐患督办,涉及劳动者3665名,截止到年底,上述风险隐患均已完成化解,并成功推动了这些企业全面履行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为职工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注重数据研判,部门联动,精准风险隐患

  实现对市级职业健康领域风险隐患精准识别,镇江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将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数据、职业健康检查和诊断机构上报数据以及职业病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其与日常监督执法工作紧密结合,从而靶向实施风险隐患化解工作

  (一)建立定期议事工作机制。镇江市建立了针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定期议事工作机制,规范全市17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服务,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对在工作中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查处,有效提升机构依法执业意识服务能力。每季度召开碰头会,交流职业健康工作的进展与问题。2024全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数量为2141家,较2023增长7.75%;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数量105907人,较2023增长4.27%;疑似职业病检出人数89人。通过提升两类机构服务质量,能够第一时间筛选出存在风险隐患的劳动者,为后续职业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两类机构信息报送程序,要求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及时上报,每季度报送相关信息。通过分析研判报表数据,对比机构疑似职业病检出能力,跟踪职业禁忌劳动者调岗情况,将两例及以上疑似职业病病人的用人单位纳入双随机名单,为靶向监管提供依据。

  (三)强力推进诊断程序。通过数据收集与整理,将发现的疑似职业病和岗中职业禁忌证名单按照区域分配至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法定义务,及时调整职业禁忌证劳动者岗位,确保疑似职业病病人能够及时进入诊断程序。2024年,镇江市新发疑似职业病均已完成诊断程序,做到应当进入到诊断程序的劳动者“一个都不能少”。

  三、加大宣教力度,多管齐下,提升职业健康认知

  (一)依托“微”平台拓阵地。紧紧依托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发动企业职工踊跃关注“医者说”视频号和“健康镇江”微信公众号,获取职业健康政策法规和防治知识。

  (二)普法结合专项求实效。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及法治宣传月开展职业卫生普法宣传活动。2024年全市开展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讲座12次、职业病防治宣传主题宣讲18次、发放执业病防治宣传资料2400余份,切实提高了企业和职工对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三)送法进企业零距离。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工人数量多、危害种类繁杂、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的工业企业,采取现场督导的方式,对企业职业卫生进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企业整改到位,确保消除职业卫生隐患。

  明确工作方向,三措并举深化风险隐患化解

  通过对近几年省、市挂牌督办风险隐患化解工作的深入分析,镇江市发现挂牌督办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落实不到位、劳动者数量多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同时属地监管部门在“补位”作用发挥及普法指导力度方面需进一步加强。为此,镇江市明确将从以下三方面着力,推动风险隐患化解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做到工作的深度与实效并重

  (一)健全监管队伍以疾控体系机构改革为契机,结合市安委办对政府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实现市、县、乡镇(街道、园区)三级监管队伍的全面覆盖,压实风险隐患化解工作责任。

  (二)提升化解水平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健康监管人员培训,打造高素质监管队伍。

  (三)强化普法指导利用多种入企时机,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普法指导,打通风险隐患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切实推动企业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