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苏州市聚焦面广量大、管理底子薄、风险隐患多的小微企业,市、区、镇共同发力,以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化运作方式,推进职业健康管理帮扶行动。3年来全市共帮扶小微企业2651家,帮扶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超过98%以上。及时总结提炼帮扶工作经验,目前苏州市地方标准《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帮扶指南》已发布,并获得江苏省地方标准立项。现将帮扶工作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认识站位“高”
苏州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职业健康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进职业健康管理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思想高度统一,充分认识帮扶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主动作为;是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的有力实践。
(二)组织发动“实”
苏州市卫健委主要领导亲自关心、亲自指导,分管领导组织部署,专题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纳入帮扶对象条件,细化动员推荐、现状调查、帮扶提高、总结验收等各阶段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召开职业健康管理帮扶阶段性工作会议,形成了全市职业健康帮扶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帮扶措施“细”
一是组织企业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专题培训,提高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深入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排查隐患和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精准帮扶方案;三是免费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出具报告;四是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主要事项告知;五是建立小微企业联系人制度,通过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形式,追踪企业整改情况,回应企业帮扶需求;六是利用信息化等手段跟踪动态信息,记录帮扶前后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并统计分析。
(四)社会效应“好”
每年评选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帮扶显著进步企业并通报表扬,当年及次年度不纳入市级重点监管对象。每年召开帮扶总结会,交流帮扶经验与体会。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职业健康管理帮扶成效,扩大帮扶工作社会效应。帮扶工作经验在《健康报》《姑苏晚报》、中国网视窗等报道,在国家卫健委专刊经验交流,在江苏省卫健委工作会议上专题交流。
二、几点体会
一是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得到落实。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主要评估指标数据不断改善。320家市级帮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提升22.64%,定期检测率提升13.21%,职业健康检查率提升12.89%,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提升18.39%,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提升21.96%。
三是融洽了政企关系氛围。帮扶工作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和劳动者的关怀,体现了卫生健康系统的职业健康专业价值,体现了执法和帮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管理理念。
四是保持和提升疾控中心专业能力。各级疾控机构依托帮扶工作不断积累职业健康管理经验,维持和提升现场技术能力,为行政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